RoHS认证全指南:申请流程、测试标准及有效期详解

 点击:0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4-22

RoHS 认证是由欧盟立法制定的一项强制性标准,主要用于规范电子电气产品的材料及工艺标准,使之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。


 一、RoHS认证简介  

   RoHS(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,有害物质限制指令)是欧盟针对电子电气设备(EEE)中有害物质的强制性法规,最新版本为 RoHS 3(2011/65/EU),并经过多次修订(如2025年新增4项邻苯二甲酸酯)。  


 二、RoHS认证申请流程  

 1. 企业自检与材料评估  

 步骤1:确定产品范围  


   确认产品是否属于RoHS管控的11类电子电气设备(EEE)。  


   豁免产品(如军工、航天设备)需提供证明文件。  


 步骤2:拆解分析(BOM表)  

   列出所有均质材料(如塑料、金属、焊料、涂层等)。  


   重点关注高风险部件(如电池、PCB、线缆、涂料)。  


 步骤3:供应链材料声明  

   要求供应商提供 RoHS合规声明 及 第三方检测报告。  


 2. 实验室检测(关键步骤)  

 测试方法:  

   XRF筛查(快速初筛,适用于Pb、Cd、Hg、Cr等金属)。  


   化学分析法(GC-MS、ICP-OES等,精确检测有机物如邻苯二甲酸酯)。  


   依据标准:EN IEC 62321-2024。  


 测试样品:  

   需提供 完整产品+关键部件(如电源模块、外壳、线缆)。  


   均质材料需单独检测(如塑料中的增塑剂)。  


 3. 文件准备与认证申请  

 技术文件(Technical File):  


   产品结构图、BOM表、材料声明、检测报告。  


   豁免申请(如适用)。  


 符合性声明(DoC):  

   声明产品符合RoHS要求,需企业负责人签署。  


 三、RoHS测试标准  

欧盟 RoHS 指令(2011/65/EU)限制的有害物质及限量标准如下:

   铅(Pb):限量为 1000ppm(即 0.1%)。铅在电子电气设备中可能存在于焊接材料、电线电缆的绝缘层等部位。过量的铅会对人体神经系统、血液系统等造成损害。


   汞(Hg):限量为 1000ppm(即 0.1%)。汞常用于一些荧光灯、开关等部件中。汞及其化合物具有高毒性,会对人体的肾脏、神经系统等产生严重危害。


   镉(Cd):限量为 100ppm(即 0.01%)。镉可能存在于电池、颜料、塑料稳定剂等材料中。长期接触镉会导致肾脏疾病、骨骼疾病等健康问题。


   六价铬(Cr6+):限量为 1000ppm(即 0.1%)。六价铬常用于金属表面处理、电镀等工艺。它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,对人体皮肤、呼吸道等有刺激和致癌作用。


   多溴联苯(PBB):限量为 1000ppm(即 0.1%)。多溴联苯曾被广泛用作阻燃剂,添加在塑料、橡胶等材料中。它具有生物累积性和毒性,会对人体内分泌系统、免疫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。


   多溴二苯醚(PBDE):限量为 1000ppm(即 0.1%)。多溴二苯醚也是一种常用的阻燃剂,其危害与多溴联苯类似,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


2015 年 6 月 4 日,欧盟又在 RoHS 2.0 指令中新增了 4 项邻苯二甲酸酯物质的限制,分别为:

   邻苯二甲酸二(2 - 乙基己基)酯(DEHP):限量为 1000ppm(即 0.1%)。


   邻苯二甲酸丁苄酯(BBP):限量为 1000ppm(即 0.1%)。


  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(DBP):限量为 1000ppm(即 0.1%)。


   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(DIBP):限量为 1000ppm(即 0.1%)。


 四、RoHS证书有效期及维护  

 1. 证书有效期  

 RoHS认证无固定有效期,但需符合最新法规(如2025年新增邻苯二甲酸酯)。  


 企业需 每年更新检测报告(尤其供应链变更时)。  


 2. 维护合规性的关键措施  

 定期抽检(建议每1-2年或材料变更时重新检测)。  


 供应链管理:  

   与供应商签订RoHS合规协议。  


   建立高风险材料数据库(如PVC、回收塑料)。  


 文件更新:  

   技术文件随法规更新(如欧盟RoHS修订案)。  


 五、常见问题(FAQ)  

 Q1:RoHS与REACH的关系?  

 RoHS 仅管控10种有害物质,适用于电子电气设备。

  

 REACH 管控更广(如SVHC高关注物质),适用于所有化学品。  


 Q3:如何应对RoHS抽查?  

 保留 检测报告+技术文件 至少10年。

  

 确保供应链可追溯(如原材料批次号)。